Ganter 先生,作为 Festo 远程 I/O 和通信产品管理部门负责人,远程 I/O 是您负责重要课题。您能简要介绍下它对自动化有何意义吗?

Sebastian Ganter:在自动化技术中,远程 I/O 用于采集、控制远离中央控制单元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它们通过网络与 PLC 通信,这样不但能降低布线成本,还能显著减少安装和维护工作量。如今,远程 I/O 已然成为现代自动化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远程 I/O 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目前市场和企业主要讨论哪些主题?

Sebastian Ganter:自动化技术和整个工业领域都在朝着智能化和网络化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远程 I/O 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光明。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和企业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四个课题上:

  • 较高的数据可用性:市场对较高数据可用性和较强数据分析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远程 I/O 可以采集更多数据点,记录的数据可用于预测性维护、故障分析和优化。
  • 安全:随着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对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当前,各家企业正在深入讨论远程 I/O 系统必须遵守的安全标准,以防遭受网络攻击。为保证数据完整性和网络安全性,先进的安全协议越来越重要。
  • 模块化和灵活性:可以轻松调整和扩展的模块化远程 I/O 系统大受欢迎。因为它能帮助企业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并节约成本。
  • 云连接:将远程 I/O 系统与云服务连接起来,组合用于集中数据分析与管理,这种做法现在越来越受欢迎,因为能够更好地进行远程监控。此外,远程 I/O 系统受益于无线 5G 通信技术,安装和维护时灵活性更高,远程连接性更好,另有其他优势不一而足。在采集和传输边缘设备数据方面,远程 I/O 系统扮演重要角色。

这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IoT) 在现代机器架构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Sebastian Ganter:确实如此!IoT 进入制造业和自动化工业由来已久。结构紧凑的新型智能 I/O 模块能连接云,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传感器和执行器日益智能,在互操作性以及 OPC-UA、MQTT 等开放标准的作用下,数据交换愈发简单。基于 AI 技术实现的机器学习,也为远程 I/O 系统实现更准确的预测和预测性维护提供了新方案。但正如之前所说,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亦随之愈发重要。总之,远程 I/O 的未来发展以数字技术创新和工业需求为重要特征。最终帮助客户提高效率、灵活性和安全性,进而降低成本。

这些新技术有哪些确切的优势?

Sebastian Ganter:工程团队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减少工作量,同时显著提高灵活度。在最大程度缩短停机时间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远程 I/O 系统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借助统一的诊断功能,我们可以快速、直接找出故障和缺陷。最后,物联网 (IoT) 集成程度进一步加深,可以实现更精确、更广泛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进而达到实时优化决策的目的。

现代机器架构的灵活度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什么?

Sebastian Ganter:今天,现代机器架构是否具有灵活可扩展性,对于应对市场需求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来说,机器架构是基于 EtherNet/IP (Modbus TCP)、(EtherNet/IP™ | ODVA Technologies | Industrial Automation) EtherCAT、PROFINET、CC-Link IE Field Basic 等以太网协议的模块化“即插即用”系统。因此,远程 I/O 系统必须能够轻松扩展或调整,从而做到支持附加 I/O 点、新功能,或者阀岛、驱动器等新产品。此外,由于空间往往有限,因此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坚固耐用又灵活的远程 I/O 系统大受欢迎。

这听起来对机械工程师和程序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Sebastian Ganter:确实如此!这些挑战要求对远程 I/O 系统进行谨慎仔细的规划、选择和实施。重要的是要考虑应用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高效、可靠、经济的机器控制。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可供用户选择。这些解决方案不但能够出色满足各种要求,还能显著降低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