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便是发生变化的迹象。

就像船长必须时刻留意自己的船出现问题的各种迹象一样,教师也应留意学习环境出现问题的迹象,如教学设备、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工具等等。

您需要注意哪些迹象?

  • 学生积极性和投入度欠缺。
  • 耗费大量时间规划课程和备课,却达不到预期效果。
  • 学生的专业成绩参差不齐、无法预测。
  • 新技术难以走进课堂。
  • 工业领域的技术和实践应用不断向前发展,与课程规划之间存在内容和结果上的差距。
  • 缺少开展课堂实践所需的优质先进的教具、设备、材料。
  • 难以有效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 提升能力、更新知识的机会和时间不足。
  • 管理部门和其他同事提供的支持和开展合作的力度不够。
  • 满怀疲惫感和挫败感,工作满意度降低。

快速解决个别问题令人感到畅快,但要寻找长期解决方案,就必须找到原因并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考量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培训要求等问题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当前学习环境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往往会变成教学的薄弱处。这里列举的大部分问题实际上就是变化的迹象。

如何在教学中克服这诸多难题?确保课程符合当下的技术发展趋势才是答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五大趋势推动变革,改变技术教育的发展。

船长只有在变化莫测的洋流中稳步穿行,才能安全、高效地抵达目的地。同样,教师也必须适应不同的发展趋势,对培训课程进行有效的改进,因为他们决定着教育之旅的方向和结果。哪些方面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剧透预警:现代化学习应富有创造性、独立性和数字化性


1. 教育技术一体化正在重塑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设计。

数字工具和平台不但帮助老师丰富实践性学习经验、呈现真实场景,还可通过在线培训打造远程和混合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是推动个性化学习经验等其他趋势的催化剂。对技术能力的重视,不但要求学生适应现代工作环境,也督促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技能和教学能力。

2. 随着培训重点从技术技能向软技能转变,教学方法也在发生变化。

创造力以及沟通、合作、适应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软技能,在当今变化莫测的工作环境中至关重要。因此,教师现在更多地在扮演传授者角色,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体验,包括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等。

这意味着,教学计划要向明确定义的能力和学习成果倾斜。微证书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向终身学习和长期职业继续教育转变的产物。获得工业领域认可的认证和标准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水准,让他们更能胜任工作岗位。学习者应能够快速、灵活、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能力和知识,满足快速发展的职场要求。

3. 学校与工业领域开展合作,不但能丰富培训内容,还可消弭资质漏洞。

在职学习(学徒、实习等)、咨询委员会、研讨会、客座讲座、设备共享、研究伙伴关系和创业活动等内容,可以大大丰富学生课堂。这些活动可以将理论知识与急需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工业实践中的相关知识,为毕业后就业打好基础。除此之外,还能帮助教育机构根据工业需求调整课程,帮助教师洞悉未来需求量大的工作岗位。

4. 学生结构的变化要求更多个性化课程。

这种理念要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培训课程和灵活的学习途径,方便学生根据自身长处、兴趣点、职业目标、早期经验和学习节奏进行学习。自适应学习方法可以自定义调整学习资料和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度,同时鼓励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牢牢掌握知识。教师需要实时跟进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调整教学计划、细化教学方法以及评估和评价策略,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反馈。

5. 可持续发展理念覆盖整个职业发展道路。

时下的年轻人们,渴望为克服全球面临的各项挑战以及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学校提供相应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此外,学生们还注重包容性和多样性,渴求尊重差异、促进公平的教育环境。为了实现这些期望教师们必须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掌握新技能、新知识,在课堂上高效传授新课题。

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是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关键。

终身学习不但对未来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对您亦是如此!在频繁更迭的技术教育领域,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但有利于您紧跟新技术发展步伐,还能有效调整您的教学方法。

此外,拥有一技之长还能帮助您战胜压力、迎战逆境、克服挑战,从而增强信息、实现成长——而这,就是所谓“适应能力”。适应力强的教师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既能在教学中保持效率和积极性,还可以确保个人的身心健康,从而胜任这份要求严苛且充满变化的工作。

开发哪些重要能力可以提高适应力?

  • 适应能力: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 情绪调节能力: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积极的心态。
  • 毅力:在面对逆境时保持自信和坚定。
  • 自愈能力:学会从挫折和失败中恢复自信。
  • 生活能力:花时间照顾自己,保持上进心。
  • 自信能力:相信自己能克服和战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