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流程包括对金属物体进行精加工,即在电力的辅助下,物体表面获得由另一种金属构成的薄涂层。电镀技术可以实现在金属物体表面覆盖仅有几微米厚的功能性涂层,从而有针对性地高效利用原料。
首先,将一个工件浸入装有金属盐溶液(电解液)的电镀槽内,并将其连接至直流电源的负极(阴极)。随后将待分解的金属(例如镍)也放入电镀槽内,并将其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极(阳极)。电流分解正极端的金属并生成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受负极端的工件所吸引,在工件上形成一层薄薄的金属层。
经处理的物体四周均匀覆盖一层金、镍、银、铜或其他金属涂层。物体放在电镀槽内的时间越长,电流越大,金属层越厚。
Festo 也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阀和气缸外壳等元件在电镀槽中通过电解过程获得必要的特性,例如耐化学性、硬度、光泽或耐腐蚀性。来自机加工部门的经过冲洗且脱脂的铝部件先接受酸洗,去除大约十微米(约等于 0.01 毫米)的外层。在阳极氧化过程中,这些部件最终获得 20 微米厚的涂层,以保护它们免受腐蚀并获得光滑表面。
在规划 Scharnhausen 技术工厂的电镀流程时,我们特别注意了能源效率问题。因此,在该工厂内,可同时在一个电镀槽内对多个元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且更换阳极氧化物质时无需更换设备。热交换器可从通风系统中回收能量。